版权产业成经济新增长点
2009-07-02 2695
版权作品的创造、许可、复制、传播与使用,构成了现代产业的多种业态。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版权作品已经成为文学艺术、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建筑设计、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电信增值业、工艺美术、玩具等众多产业生存和
发展的基本前提,依赖于版权制度的保护。原创、生产、发行、展览版权产品的产业,或者将版权产品发行给商家和消费者的产业,被经济学界称为版权产业。
欧美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和发展趋势表明,以智力成果为资源、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版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与版权相关的产业迅速发展,版权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对城乡人口的就业贡献和贸易出口的贡献也不断增大。
版权产业
将成地方支柱产业之一
2008年,四川省版权局与四川省政府研究室、省社科院、省统计局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四川省版权产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这份报告选择四川省完全以版权的创造、传播、复制为支撑的新闻出版业、影视业、广播业、演出业、广告业、工艺美术品业、计算机软件业、信息网络业、建筑设计业等九大行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四川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率不断加大。四川版权产业的增加值2005年为150.11亿元,占当年全省GDP的2%;2006年为189.13亿元,占当年全省GDP的2.2%;2007年为244.57亿元,占当年全省GDP的2.3%。
四川版权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06年四川版权产业比2005年增长26%;2007年比2006年增长29.3%,比2005年增长62.9%。而按照当年价格计算,全省2006年GDP比2005年增长17%。2007年GDP比2006年增长21.6%,比2005年增长42.2%。版权产业增幅明显快于GDP增幅,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正逐年加大。
这个研究结果反映出,四川版权产业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对于正在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四川地方经济来讲,大力培育版权产业、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因此,研究版权产业的发展问题,通过知识产权的应用,培育高新产业集群,发展一批产业旗舰,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各发达国家版权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增长趋势,版权产业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成为四川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版权等知识产权
成为各国竞争力核心要素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保护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都在共同作出努力。知识产权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
日本政府2002年发表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明确提出了知识产权是立国的基本国策。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知识产权国家发展战略,不断修改完善《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等,把知识产权当做国家基础性的战略资源,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在国际贸易中通过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协议谈判和对外知识产权双边和多边谈判,使美国知识产权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为有力的保护。韩国是一个依托知识产权由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的典型,通过知识产权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目前,韩国已不再是一个仅仅依靠技术引进来谋发展的亚洲小国,而是一个在世界知识产权领域举足轻重的强国。
我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问题。为提升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008年,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知识经济从本质上说,它是以产权化的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人们的智慧创造的成果,只有依法实现产权化,才可能更好地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当代一些国家发展的实践表明,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日益体现为对智力资源的控制力,尤其是体现在对知识产权的占有和运用的能力。在有关国际组织范围内,保护知识产权的协调活动日趋活跃,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利益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文化
知识产权文化,是指在知识产权文化领域中人们的观念模式与行为模式。包括对知识产权认知、知识产权价值的认同、知识产权评价和行为模式等要素。知识产权文化本质是一种“法律文化”、“权利文化”,奉行权利本位并借此建立利益激励机制。在国务院2008年颁布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5个战略举措之一,首次被明确提出,倡导“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
我国在知识产权文化培育上还缺乏思想观念的积淀,在实践中表现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普遍缺乏。这一问题在企业更显得突出。此外,保守中庸、重义轻利、“窃书不算偷”等观念,影响着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因此,必须把培育健康向上的知识产权文化作为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版权产业增长的新路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版权创造与产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是我国版权工作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次战略性调整,应充分认识版权等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联系实际,以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信息软件、建筑设计、工艺美术等版权产业为重点,特别是借鉴我国东部地区通过玩具、旅游工艺品、民间艺术品等版权产品的产销发展乡镇经济的经验,来推进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发展地方经济,培育版权产业增长的新路径,提高版权产业的贡献率。此外,研究解决制约版权产业发展的问题,深化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完善版权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完善版权产业统计体系等,优化版权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加强版权管理和行政执法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比较系统、完备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双轨并行,权利人维权、行业自律、中介服务和社会监督融为一体的版权管理和执法体系。版权保护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得到了建立和不断完善,版权保护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版权意识,提高企业、社会组织和著作权人运用版权的能力,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从工作实际来看,笔者认为:
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全民版权意识。要通过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广泛参与的版权法律法规及版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使用正版光荣、使用盗版可耻的舆论氛围和支持正版的社会风尚。引导广大公民、企业法人和社会组织自觉遵守版权法规,既学会应对版权纠纷,又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依法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从而形成浓厚的版权保护社会氛围,真正形成保护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更加丰富多样的版权产品的创作和生产。
二要加大版权服务力度,加快构建版权服务公共体系。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地方版权发展战略,结合各地实际,制定鼓励和扶持版权社会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建立、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要推动地方性版权服务组织的发展,促进版权资源的应用。构建版权公共信息数据库,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版权法律法规及规章、作品登记信息、版权交易信息、版权查询等公益服务。要指导和帮助与版权产业相关的产业集团、行业协会以及高等院校建立版权工作机构,开展版权保护工作,推进版权保护示范工作。
三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依法坚决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加强现有著作权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并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法规规章。进一步健全版权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著作权维权机制,健全执法中的举报、协查、通报、统计、备案制度,动员社会和各有关部门的力量,打击侵权盗版行为。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版权保护的重点,明确软件和网络等版权执法重点领域,突出重大活动和重大节庆等版权执法的重点环节。着力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加强执法督导,强化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法,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探索版权数字监管途径,对侵权盗版等非法行为实施精确打击。
注:作者为四川省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